2016年11月20日—25日,湖北文理学院校史与档案工作考察组一行7人,由学校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叶永涛和档案馆馆长熊华山带队,先后前往江南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大学,主要就校史馆布展设计与史料征集、新馆建设规划与馆区用房功能布局,以及档案数字化等工作前沿发展和先进经验进行了深入考察。
南京大学档案馆有30多年的建馆史,是江苏省五星级档案馆,旗下有“五馆两中心”,全馆员工共计41人。仅是建在仙林新校区的档案馆就有5000多平米,馆区功能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一楼是查询接待中心,前台连接后库;二楼三楼是电子信息中心(数字化加工)、案卷整理和档案编研等工作室。展览馆楼建筑面积达7000平米,内设校史博物馆展馆、礼品人物馆、科技创新成果馆、社科成果馆、专题馆和台湾杰出校友馆等六大展馆。另外,该校还在市中心老校区建有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及国际和平冲突化解研究中心和赛珍珠纪念馆。特别是拉贝纪念馆采用国际合作项目运作,吸纳国际和平基金维持运转,开馆10年来,一直受到国际和平组织和各国爱好和平人士的广泛青睐。这些场馆的建立,使档案馆工作从过去单一档案管理性质的传统型大学档案馆,实现了向多样型、研究型、服务型、展示型、开放型的转变。档案工作内涵更加深入,外延更加广阔,价值得以充分展现。正因如此,档案工作越来越多地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该校档案馆在岗人员共计41人,人事管理按在馆编制、不在馆编制区别对待。不在馆编制人员又分一类岗(学校人事改革交流人员)、二类岗(合同制聘用人员)。另外还适量吸收在校学生来馆勤工助学。全馆人员素质较高,爱岗敬业,全年工作任务饱满。
东南大学最值得一提的是档案数字化工作起步很早,该项工作处于全国前列。学校已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学校办公采用的是办公OA系统,校内所有单位部门文件材料一经产生就能完成自动电子归档,做到了档案材料电子、纸质一体化管理。档案馆有专用信息中心和机房,学校各单位部门的数据实现共享。所有公开档案数据24小时都可查阅。声像档案也进行了数字化,他们运用了网络版管理模式,两份在线浏览,一份离线,有效地保证了档案利用,极大地减轻了来馆查阅工作量。声像、实物档案库房设计科学合理,体现了这类档案的特色,很好地保护了档案原件。学校很重视校史馆工作,有专职的校史馆馆长,还有专门的校史研究室,专人负责校史工作。
对于新校区档案馆舍建设,他们的建议是:提前谋划,做到监控系统、安保系统、恒温系统、信息化系统统筹考虑,注意做好超前预判和预留。
南京理工大学是档案馆、校史馆两馆一体。该校办学历史与哈军工渊源颇深,学校领导和教职工国防情结深厚,兵器科学与技术研究是该校最为显著的办学特色,这在校史馆和兵器博物馆布展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校史馆建设工作是他们的亮点。该校有三大名片,其中两大名片都与档案工作有关,一个是校史馆,一个是属于校史馆的兵器博物馆。其布展设计可谓匠心独具,不惜巨资。固定板块与活动版块兼容。史馆展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俱进,常展常新。这些也让档案工作在学校赢得了重要的地位。
江南大学是一所合并院校,建在新区,学校校园面积3200亩,有山有水,校园整体显现出一种江南水乡的风貌。学校档案馆、图书馆合署办公,档案馆也被评为江苏省最高级别(五星级)馆。馆区布局合理,库房实现智能化管理,温湿度管控实现了由电脑自动控制调节。该校档案馆日常查询工作一直把握这样一个底线:只提供相关支撑材料,从不开具任何证明。
湖北文理学院的这次南京考察,是本校拟迁新址规划建设多馆一体、和迎接2018年校庆60周年须对现有史馆扩容改建的背景下出行的。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南京等地高校,他们的档案馆和校史馆的办馆理念、一流的馆舍功能布局、智能管控,以及凸显厚重办学历史和鲜明办学特色的布展设计等,在内地高校是少有能与之比肩的。此次考察,所见所闻,带给我们的是巨大的震撼与羡慕,还有太多的启发……
供稿:湖北文理学院档案馆梁晓玲、熊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