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兰台笔荟 | Archives

特色是地方大学生存发展的活力之源

发布时间:2017-02-21 11:12  发布人:  来源:

 特色是地方大学生存发展的活力之源


——襄樊学院关于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


襄樊学院办学特色研究课题组


【内容摘要】襄樊学院作为一所办在地市州的省属地方高校,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理区位所限,在师资、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等核心竞争力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如何化不利为有利,在逆境中寻求生存和发展?襄樊学院经过50年办学的艰苦探索和实践,对此作了明确回答。本文从“隆中精神”这一育人文化资源形成的历史渊源入笔,系统阐述了50年来这一精神对学校办学实践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最终成为一种大学精神的宝贵积淀,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文章旨在说明,地方大学必须立足地方,走服务地方的办学之路,必须从自身所处的地域文化中去发现和寻找自己赖以安身立命的东西,并不断加以培育和发展,从而形成某种品牌和特色,获取人无我有的办学优势。

   关键词:地方大学   办学特色   探索实践



襄阳古隆中,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一代名相诸葛亮曾在此躬耕苦读并由此出山,成就千秋伟业。襄樊学院位于隆中山下,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始终把诸葛亮毕生追求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信念,作为校园文化的精髓进行培育和提炼,并最终凝练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躬耕苦读,鞠躬尽瘁”的“隆中精神”,形成了“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用‘隆中精神’办学育人”的办学特色。


一、珍惜历史,把握机缘,“隆中精神”渐成育人文化资源


襄樊学院的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始建于1958年的襄阳师范专科学校,1998年由襄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襄樊教育学院和襄樊职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襄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就成立了三国文化研究室,开始从事三国文化研究;襄樊职业大学也曾是全国三国文化学术研究会理事单位。1999年,学校成立三国文化研究所,开始三国文化、襄阳文化和“隆中精神”的系统研究;2007年成立 “襄阳及三国历史文化”研究所,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学校先后举办了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诸葛亮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襄樊学院学报》辟有“三国历史文化研究”栏目,广泛宣传三国文化和“隆中精神”的研究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一直以来,襄樊学院依仗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吮吸着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精华,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与时俱进的姿态,不断发掘和提炼,逐步形成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躬耕苦读,鞠躬尽瘁”的“隆中精神”,并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确定为校训。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隆中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又有了新的时代内涵。用“隆中精神”办学育人,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立德修身,潜心学问,学以致用,报效祖国。经过几代襄樊学院人的不懈努力,“隆中精神”已成为襄樊学院推进现代大学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校园文化的精髓与灵魂,更成为襄樊学院艰苦创业、发展崛起的活力之源!


二、精心打造,倾力实践,隆中精神贯穿办学育人全过程


学校重视“环境育人”,着力打造以“隆中精神”为主题的校园特色文化。学校的整体建筑呈仿汉风格,与古隆中和谐共处,相得益彰。校园建设了“淡泊湖”、“明志路”、“致远楼”、“卧龙广场”等,以“卧龙出山”为主题的雕塑群分布南北校区广场和连接道路;学校还将标识校训渊源的诸葛亮《诫子书》全文86个字镌刻成碑,置于“卧龙广场”显著位置。


学校将校训等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系统地解读“隆中精神”的时代内涵。学校开设了与“隆中精神”相关的人文素质课程,把“三国文化”等课程纳入教学内容体系。这些课程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和社会实际,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推进了“隆中精神”进课堂、进头脑,较好地发挥了“隆中精神”的育人作用。


学校致力于从地域文化中凝练学科建设方向,逐步形成自身的学科特色。随着三国文化和“隆中精神”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校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先后出版了《三国经济史》、《诸葛亮在襄阳》、《临汉文史考析》等10多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襄樊学院鄂北区域发展研究中心,把三国文化、襄阳历史文化等作为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省级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也确立了与三国文化和“隆中精神”相关的研究方向;在开放办学实践中,学校积极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大力宣传三国文化和“隆中精神”。学校还通过实施“隆中学者”计划,面向社会广纳贤才,加强学科团队建设。“隆中精神”已成为学校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搭建科研平台的一大品牌。


学校把“隆中精神”作为加强师德教风建设的核心内容,融入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工作的全过程。广大教师积极践行隆中精神,形成了“崇尚学术,严谨治学,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良好教风,涌现出一大批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彰显隆中精神,用先进的校园文化引领学风建设。各种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都深深地打上三国文化和隆中精神的烙印,促进了“立德修身、潜心学问、志存高远、报效祖国”的优良学风的形成。


学校以“隆中讲坛”为平台,经常邀请专家学者、省市领导、企业精英和杰出校友,给在校学生作学术和时政报告,介绍成功成才经验。如“县市委书记谈襄樊发展”、“特区总裁与你面对面”、“校训精神解读”、“隆中精神解读”等讲座都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和共鸣。


学校以“隆中科技文化节”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引导学生热爱科技、勤奋学习、进取向上,让学生在三国文化和隆中精神的浓厚氛围中,感受知识的力量和创造的乐趣。


通过开展一系列体现“隆中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由此产生了一大批精品力作:


——草庐文学社自1978年成立以来,汇聚了一批又一批青年文学爱好者,共同探讨三国文化和“隆中精神”,感悟“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真谛。2005年,该社团被人民文学出版社评为中华“校园十佳文学社”。


——2005年,在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节暨湖北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节各项活动中,襄樊学院学生获得包括国家级一等奖在内的各类奖项共15个,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取大奖。


——2007年,襄樊学院学生自发组织了以“走向北京,走近奥运”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徒步行走近1400公里,一路宣讲奥运知识,宣传襄樊学院,介绍三国文化,并将有襄樊市6万多市民签名、代表襄樊600万人民支持奥运心声的条幅送交北京奥组委,该条幅被中国体育博物馆永久性收藏。“走向北京,走近奥运”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被中宣部、团中央和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2007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团队”荣誉称号。


三、立足地方,服务社会,隆中精神办学育人喜结硕果


长期以来,学校一直坚持用“隆中精神”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收到显著效果。在土木工程系教室里,有一首学生自勉诗:“盘踞隆中四春秋,襄樊学院寒窗求。待日学成锋芒露,秉承诸葛啸苍穹!”志由心生,以诗言志,表达了襄樊学院学生立志成才、学以致用、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体现了“隆中精神”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隆中精神培育英才,桃李芬芳竞显风流。在5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为社会培养了近10万名各类专门人才。据统计,襄樊市基础教育50%以上的教师、襄樊市机械、建筑和化工行业30%以上的技术骨干是襄樊学院的毕业生。同时,结合襄樊市支柱产业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学校加大了机械、建筑、化工、汽车类专业建设力度,为地方培养急需人才。广大毕业生秉承“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躬耕苦读,鞠躬尽瘁”的“隆中精神”,从基层做起,脚踏实地,敬业爱岗,乐于奉献。连续三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襄樊学院毕业生职业道德好,敬业精神强,基础知识厚实,有较强的创新和实践操作能力。


隆中精神薪火相传,扎根基层建功立业。90届校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叶本翠,多次主动放弃到城市工作的机会和高薪酬的待遇,扎根在被称为“谷城屋脊”的高寒山区辛勤执教十几年。在丈夫瘫痪在床的情况下,她还一直坚守教学岗位,坚持资助贫困生,组织学生勤工俭学,不让一名学生辍学,所带班级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位居全县前列。叶本翠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谱写了一曲当代教师“献身山区终不悔,三尺讲台写春秋”的壮丽诗篇。


2005年春运期间,学校在全国首创“大学生临时列车乘务员”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襄樊学院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良好表现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众多重要媒体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2008年春运期间,襄樊学院1200余名大学生临时乘务员战斗在抗击冰雪灾害的第一线,其中有几个班组与所在列车一起被困冰天雪地七天七夜,仍然坚守岗位,热心为旅客服务。


2004—2007年,襄樊学院共有400多名毕业生志愿加入资教工作队伍,奔赴边远贫困地区。襄樊学院2004届毕业生王超,在红安县七里中学资教期间,因为出色的工作业绩和思想表现,2006年被邀请参加中央电视台和教育部联合举办的“奠基中国”教师节特别节目,并成为湖北省大学生资教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的光荣一员。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隆中精神”彰显无穷魅力。


隆中精神与时俱进,服务地方谱写新篇。学校党委因势利导,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地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之路,坚定不移地走‘教学型’、‘应用型’大学的办学之路,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办学之路”的办学思路,旗帜鲜明地用“隆中精神”引领广大教师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主动融入地方,服务地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共进。


一是加强应用开发研究,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学校的建筑材料专家鄢朝勇教授,针对襄樊市热电厂粉煤灰的污染问题,主持研制了利用粉煤灰生产新型墙体建筑材料的技术,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使粉煤灰变废为宝。该项技术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郭声波教授主持研制的“双组分复合硅酸盐保温涂料”,已广泛地应用于全国建筑装饰市场。这些技术广泛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开展地域历史文化研究,弘扬襄阳和三国文化。学校以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襄樊学院鄂北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和襄阳与三国历史文化研究所为平台,开展诸葛亮研究、三国文化研究、孟浩然研究、荆山民间艺术研究、释道安研究、襄阳宗教文化研究,产生了系列研究成果,弘扬了襄阳和三国文化,促进了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三是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专家学者作用,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学校省级重点学科“政治学理论”学科组在冯毓奎教授的带领下,长期跟踪研究襄樊市“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他们的研究成果为襄樊市政府提供了决策依据。襄樊市在全国小城镇建设方面走在前列,并成为全国乡镇体制配套改革的试点城市,他们功不可没。张中旺博士的研究课题《南水北调对湖北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两江资源的综合种用研究》,其研究成果成为省、市制定汉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学校先后有20多名教师受聘为襄樊市政府或主管部门的政策研究员或咨询顾问,成为政府决策的参谋。近三年,学校教师结合襄樊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有关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众多的研究成果,其中有115项获得襄樊市科技成果奖、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隆中精神声名远播,铸就品牌赢得美誉。学校把“隆中精神”融入现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彰显学校办学特色,铸就学校品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分别以“隆中山下党旗飘”、“打造地域校园文化”、“襄樊大学生当上临时列车员”、“育人德为先,风正好扬帆”为题,宣传报道了学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育先进校园文化和立足地方、服务社会的经验和成绩。


2007年5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邹时炎同志来校视察期间,充分肯定了学校用“隆中精神”办学育人所取得的成绩。他说:“隆中精神,造就人才,造福民生。”


2008年5月,前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院士应邀来校做客“隆中讲坛”,对学校办学特色给予了充分肯定。随后,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一致表示:“用隆中精神教育师生员工很有特色、很有意义!”


学校“弘扬先进校园文化,用隆中精神办学育人”的办学特色,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认同。1999年,襄樊市委、市政府做出了“举全市之力,办好襄樊学院”的决策,连续5年每年给予学校1000万元的地方财政支持;2008年,又决定连续3年每年给予1000万元的经费支持。市委书记唐良智同志指出:“襄樊学院对襄樊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是襄樊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后劲之源、竞争力所在,是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所必需的重要品牌。”


大学的教育过程最本质的是人文教育过程。学校党委书记周应佳同志在总结办学经验、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时明确指出:隆中精神集中反映了襄樊学院人对大学的本质、功能及办学规律的理解和价值追求,她是襄樊学院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全面吸收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经过艰苦探索积淀而成,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持久地、毫不动摇地把隆中精神用于办学实践,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其价值导向、精神陶冶、规范约束、群体凝聚和社会辐射等重要作用,解决学校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文化软实力支撑问题,使之成为襄樊学院办学的品牌。品牌即特色,特色就是我们作为地方大学的生存发展的活力之源!


 


参考文献:


   《襄樊学院校史1958—2008》  湖北人民出版社


余鹏飞:《诸葛亮政治品格管窥》——《襄阳师专学报》1984.1


隆中碑文研究小组:《隆中碑文研究》——《襄阳师专教学与研究》1981.1


周应佳:《中部地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11


于洪良:《基于本科教学评估的办学特色摭谈》——《中国高教研究》2007.6